skip to main content

閱讀討論教學應用於國二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以劉克襄自然書寫文本為例

李, 貞慧 2015

無館藏

  • 題名:
    閱讀討論教學應用於國二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以劉克襄自然書寫文本為例
  • 著者: 李, 貞慧
  • 主題: 閱讀討論教學; 環境素養; 自然書寫; 劉克襄
  • 描述: 劉克襄的自然書寫文本在台灣文壇創作中之地位舉足輕重,其文本中對自然生態思考的多元面向,給予臺灣自然寫作與閱讀極關鍵性的引導,深具教育意涵。本研究即針對此特性,意圖揣摩其作品所蘊涵之生態知識與生態關懷,形成環境素養擷取之要件,並將之作為閱讀討論教學活動之文本教材。本研究旨在探討閱讀討論教學對國二學生在環境素養方面之成效,並以劉克襄的自然書寫文本為主軸,採取準實驗研究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高雄市某完全中學國中部二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共70人為實驗對象---實驗組有35人,實施九週共十八次之閱讀討論教學;控制組有35人,進行九週共十八次之自行閱讀。採用研究者自編之「環境素養量表」中「環境認知測驗」、「環境態度量表」兩個分量表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前後測,並採取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了解不同組別學生在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理後,在環境素養量表的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接續本研究亦針對閱讀學習單、閱讀討論教學回饋單、相關領域教師入班觀察記錄表等進行質化的分析。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自然書寫文本之閱讀討論教學對國二學生環境素養具正向之影響。二、自然書寫文本之閱讀討論學習單的書寫對學生的環境素養有正面的提升。三、學生對於以自然書寫文本進行閱讀討論教學活動持正向看法。四、教師以閱讀討論教學進行自然書寫文本閱讀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環境生態相關知能之動機及語文表達能力。五、教師以閱讀討論教學進行自然書寫文本閱讀所遭遇之問題與因應策略:(一)善用引導策略、鼓勵學生分享,以改善小組討論競答、學習單書寫過程中文意不清、重點混淆之現象。(二)增加弱勢學生被同儕支持與肯定的機會,以減少小組討論競答歷程中由少數高能力學生主導之現象。(三)適度鼓勵與表揚,以避免小組討論競答歷程中惡性競爭、過度依賴獎勵制度之現象。
  • 建立日期: 2015
  • 語言: zh TW
  • 識別號: http://nutnr.lib.nutn.edu.tw/handle/987654321/7603
  • 資源來源: NUTN IR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