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學習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教學原理」的實踐案例

詹惠雪(Chan, Hui-hsueh)

課程與教學, 2014-04, Vol.17 (2), p.197-225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學習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教學原理」的實踐案例
  • 著者: 詹惠雪(Chan, Hui-hsueh)
  • 主題: higher education ; learnin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based assessment model ; teacher education ; TSSCI ; 學生學習成果本位評量 ; 學習成果導向 ; 師資專業課程 ; 高等教育
  • 所屬期刊: 課程與教學, 2014-04, Vol.17 (2), p.197-225
  • 描述: 學習成果導向的教學已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流,本文即是一個實踐「學習成果導向教學與評量」案例,筆者將此模式運用在2012年所任教之「教學原理」一科,重新建構課程、教學方法及評量活動。課程實踐成果顯示,學習成果評量模式為大多數學生所肯定,主要的成果在:(一)學習目標聚焦,有助於學生學習。(二)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學生學以致用。(三)學生課堂參與度高,師生互動更佳。(四)評分方式多元,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皆能展現亮點。(五)師生共同訂定評分量尺,並實際運用在同儕互評,學生學習準備更有方向可循。(六)分組合作學習展現溝通及團隊能力。不過,此模式之運用亦有幾項值得省思之處:(一)課堂參與度提高,但對不擅參與討論的學生仍需輔導。(二)學習內容太多、課堂教學過於緊湊。(三)學生在評分量尺的訂定與同儕互評的能力有待加強。透過實踐歷程,本文提出此模式對大學課程及教學的啟示如下:(一)透過教、學與評量的校準,能有效提升教學的品質。(二)由教到學的典範轉移,大學教師應精進自己的教學專業。(三)運用翻轉課堂的概念,重新建構課堂的學習活動。(四)評量即是學習,以具體的評分量尺引導學習。
  • 出版者: 台灣: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560-1277
    DOI: 10.6384/CIQ.201404_17(2).0009
  • 資源來源: Chinese Electronic Periodical Services (CEPS)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