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Language:

符號互動教學策略運用於小提琴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

林, 佳儀 2014

Online access

  • Title:
    符號互動教學策略運用於小提琴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
  • Author: 林, 佳儀
  • Subjects: 符號互動; 弦樂教學; 小提琴團體教學; 黃鐘小提琴教學法
  • Description: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探討符號互動策略運用於小提琴團體教學之實踐歷程。研究者以符號學應用於音樂教學之相關學理為基礎,教材選用以「黃鐘小提琴教學法」為主要教學系統,《COLOUR STRINGS》教材為輔助教學,同時自行設計相關語彙、唸謠、口訣和圖像,擬定國小一年級課後才藝之小提琴入門班團體教學內容,規劃三十一堂課的教學方案,以語言符號、圖像符號和情感符號作為符號互動之教學導向,指導學生的小提琴拉奏技巧、音樂認知與音樂感受,以瞭解符號互動策略運用對學生學習小提琴行動實踐歷程中,學生的學習反應與研究者教學上的省思與調整。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為取向,在研究過程中透過「教學課程日誌」、「教學省思札記」、「教學觀察量表」,以及與指導教授、協同觀察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對談紀錄蒐集資料,此外,也運用學生在「學習回饋單」、「小提琴學習動機量表」與「音樂能力測驗」的回應等多元資料輔助文件的分析與討論。所有資料皆以文字轉化紀錄,再從中進行交叉比對與整理歸納,藉此提升本研究之可信賴度與效度。本研究結論如下:壹、善用語言符號教學,有助於準確做對小提琴拉奏技巧的基本持琴、握弓姿勢、左手按指姿勢與右手各種運弓技巧,建立肢體操作的運動模式。貳、善用圖像符號教學,有助於小提琴拉奏技巧的換弦姿勢,在第一時間能有效理解要學習的各項動作。參、善用情感符號教學,有助於小提琴拉奏技巧的音準準確度與音色順暢。肆、善用符號互動教學確實能提升學生的音樂認知。伍、善用符號互動教學確實能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陸、教學者的教學心態確實會影響課堂學習氣氛,需時時自省。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發現,針對小提琴團體教學這個領域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
  • Creation Date: 2014
  • Format: 7579170 bytes
    application/pdf
  • Language: zh TW
  • Identifier: http://nutnr.lib.nutn.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7846
  • Source: NUTN IR

Searching Remote Databases, Please W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