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唐人集王羲之行書碑研究 = Tang dynasty’s centralized research on semi-cursive script monumental inscription represented by Wang Xizhi

楊文忠 (國語文學)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2014[民103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CLL 103028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唐人集王羲之行書碑研究 = Tang dynasty’s centralized research on semi-cursive script monumental inscription represented by Wang Xizhi
  • 著者: 楊文忠 (國語文學)
  •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 主題: 集王行書 集字聖教序 集王金剛經 興福寺斷碑; Selected semi-cursive scripts Selected Shengjiaoxu Selected Diamond Sutra Xingfu Temple broken stele
  • 描述: 王羲之(西元303-361)是將中國書法長久演變,作有系統整理並且藝術化的第一人,因此,其書法成就為中國書法史上的高峰,代表作《蘭亭序》更被奉為天下第一行書。在王羲之真蹟逐漸式微之際,字數更多、更全面的集王行書碑即成為學書者了解、學習王羲之行書的一條途徑。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第六章結論,二到五章重點分述如下: 第二章探討唐太宗(西元599-649)首先以行書入碑所產生的效應並概述行書碑在唐朝的流行情形及唐朝行書碑大家李邕之生平作品介紹。第三章探討現存唐人所集的三塊王羲之行書碑:《集字聖教序》、《興福寺斷碑》及《集字金剛經》所產生的年代、集字者、刻字者及其內容。懷仁集字方法、問題解決,並整理歷代書家對集王行書碑的評價。第四章在分析《集字聖教序》中王羲之書法的筆法、結構、章法,並比較此三者章法之異同。第五章探討作為王羲之行書代表的集字碑對當時及後世、海外的影響。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102學年度
  • 建立日期: 2014[民103
  • 格式: iv, 207面 : 圖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