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英译及其传播——以北大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为中心

黄梦莹 2021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英译及其传播——以北大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为中心
  • 著者: 黄梦莹
  • 描述: 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 H315.9;I046; 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千年传承的集大成,是中国优秀文化、华夏气质、艺术精神的高度浓缩。作为独树一帜的优秀文化,在与世界的文论交流中却处于“失声”的状态。对外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星星之火,肩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中国文学理论的传播不仅能够提升汉语国际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又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中国文学、文化的兴趣及深度,从而转变汉语教师从简单的文字教学到系统的文化教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汉文化教学,真正做到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传播中国古代文论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一环,然而,系统学术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著作在海外研究热度不够,甚至是冷落状态。为此,本文将梳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以北大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著作为研究中心,探析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基本框架,以及包含于其中的学术特性、文学观念、文学批评理论价值。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出发,对文论术语的核心词进行英译分析,为中国文论的对外传播提出切实、全面、可行的策略,旨在为世界民众打开一扇文化之窗,减少跨文化差异带来的偏见,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传播的重要性,论述了国内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状态,并指出北大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传播的意义。第一章是对张少康先生《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的研究分析。介绍张少康先生的学术视野及学术经历,分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的理论渊源,探索其批评史所构建的艺术特色。第二章分析当下文论外译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文论传播的价值,并按照《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创作论的脉络挑选了“虚静”“意境”“实录”“文”“质”“含蓄”等文论相关术语进行英译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三章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传播提出可行策略,从三方面入手,主要针对汉语教学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第四章以文论术语核心词为教学实例进行研究,并尝如何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进行中国文论核心术语的教学研究,从实践的角度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传播做出尝试并提供些许思考。
  • 出版者: 山西大学
  • 建立日期: 2021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