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從創業精神觀點探討大學功能實踐之個案研究 = The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s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陳素琴 (教育經營與管理)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教育經營與管理博士班 民101[2012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GEEM 101018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從創業精神觀點探討大學功能實踐之個案研究 = The case study on the practices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
  • 著者: 陳素琴 (教育經營與管理)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教育經營與管理博士班
  • 主題: 創業精神 創業型大學 大學功能 高等教育; University Functions Higher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 描述: 大學是一個隨著環境改變而進行動態調整的機構,從十九世紀中期以後,大學先後經歷了二次學術革命,使大學在教學、研究與服務功能逐漸確立。當美國於1980年通過拜杜法案(Bayh-Dole Act)後,大學得以將研究成果用於創業投資,也使大學漸漸朝向企業化發展,尤其在政府減少對大學經費的挹注下,大學努力轉型成為創業型大學。然而,創業精神如何透過大學功能而被實踐呢?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進行,透過訪談及文件資料,首先分析個案大學轉型為創業型大學的理由與目的,進而探討創業精神如何實踐於大學的教學、研究與服務功能。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個案大學轉型為創業型大學的力量來自於:(一)創業與商管領域關係密切,而個案大學校長期望將其商管專長應用於大學經營而提出創業型大學,藉此創造出更多的資源與機會;(二)創業精神與技職教育所講求的務實致用相契合,因而促使個案大學朝向創業型大學發展;(三)與國外大學進行交流時,國外大學成功轉型為創業型大學之經驗所帶來的激勵與希望。而轉型為創業型大學的目的為:(一)期望透過轉型而進行自我定位,以建立辦學特色;(二)透過轉型而營造出校園內創業精神文化與氛圍;(三)透過轉型而取得更多資源及建立校友網絡。二、創業精神對個案大學在教學功能之實踐為:(一)大學創業精神使大學在教學功能上從知識的傳授轉為重視對學生在創新與創業能力的養成;(二)透過校、院、系(所)層級開設「創新與創業學分學程」,並結合校內專業師資而自編教材及設置學習網站;(三)結合校內有相關創業經驗之教師與業師進行協同教學,使學生對創業有更多的思考與啟發。三、大學創業精神對個
  • 出版者: 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100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1[2012
  • 格式: x, 184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