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國小學童台語童謠創作教學及其用字研究 = A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and Diction of Pupils’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Creation

陳如億 (國語文)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民99[2010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CLL 099033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國小學童台語童謠創作教學及其用字研究 = A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and Diction of Pupils’ Taiwanese Nursery Rhyme Creation
  • 著者: 陳如億 (國語文)
  •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 主題: 合作學習 創思教學 台語教學 用字現象 童謠創作 台語; teach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Taiwanese teaching diction phenomenon creation of nursery rhymes Taiwanese cooperative learning
  • 描述: 本論文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童謠創作為研究取向,探討其在國小台語領域教學過程的應用。教學過程中以合作學習法為本,運用創造思考理論設計符合學生程度的寫作教學方案,參考專家、學者童詩寫作的教學模式以為台語童謠創作過程指導的參考。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文獻探討。第二章(教學原理)探討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運用、創造思考教學的設計、國內幾位專家探討童詩教學的寫作模式,參考並加以運用。第三章(童謠創作實錄)依童謠創作種類-頂真、重複、數序和繞口令單元,列出各單元創作實錄,將之分為教學目標、準備活動、教學教材、教學過程、寫作素材、學生作品呈現、分析檢討等教學紀錄。第四章(用字現象)針對學童創作過程中的用字、詞彙、句式現象加以統計與分析,再和林瑞淩《解嚴後(1987年),台語雜誌中漢字使用研究》、臧汀生<由閩、台歌仔冊異文比對談台灣歌仔冊的本土化—以金姑看羊、桃花女、孟姜女故事歌仔冊為例>、馮鐘緯《國小兒童台語書寫現象研究》的論文比對異同處。第五章(台語教學的擬構)提出創作過程結論,根據分析的結果提出國小台語教學「台語教學的定位」、「國小台語教材安排概況」、「教學的建構」、最後以「教學檢討」引證本章所陳述的「興趣」導向為國小學童學好台語的關鍵點,而不需過度強調文字之書寫,讓學童任意的展現了台語文字的各個面向,肆意的表現創作童謠的樂趣,刺激學童學習台語的動機,增加台語使用的人口,在未來國中的階段,俟學童文字精熟度較佳的狀況下,台語聽、說、讀、寫作能力的復健,或許可以覘之矣! This resea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98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99[2010
  • 格式: 150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