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在反思中成長: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育實務性與實踐

張金蘭(Chang, Ching-Lan)

當代教育研究, 2022-09, Vol.30 (3), p.005-038 [同儕審閱期刊]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在反思中成長: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育實務性與實踐
  • 著者: 張金蘭(Chang, Ching-Lan)
  • 所屬期刊: 當代教育研究, 2022-09, Vol.30 (3), p.005-038
  • 描述: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反思為主線,目的在使華語文教學師資生運用所學之教學知能於教學現場。研究/方法/取徑:研究者為解決在教學現場發現的問題,採取「畫、行動、觀察、反思」循環之行動研究法。以Wallace(1991)的「反思性師培模型」為基礎,在18週教學時間中與實施。研究對象為修習研究者所教授「華語文與教學研究」之華語文教學碩士班研究生9位,真實教學學生來源為就讀於北區某大學之外籍學生23名。採取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研究方法。師資生需將理論知識與經驗知識相互印證、靠練習來發展行動所得的知識,再與觀察所得的知識相互對照,透過「練習、反思、再練習、再反思」不斷循環以獲得華語文教學專業知能。研究發現或結論:研究結果有二:一是建立以反思為主的華語文教學實務,二是師資生在參與此後,教學專業知能獲得增長。根據質性資料發現,師資生在態度方面能透過反思主動學習,在知識方面能透過反思獲取知識,在技能方面能透過反思運用所學,在自我意識方面能透過反思了解自我,以達到Ⓐ+ASK的目標。由量化資料發現,師資生在參與本後,在滿意度方面,學生學習成果導向問卷之平均數為4.90,為研究者所開三次中最高者,且較全系、全院、全校,以及全校碩士班之平均數為高,顯示師資生的對本的滿意度極高。研究原創性/價值:本研究主要的意義與價值有二:在學術研究上,除了發展教學模式外,更能結合理論與實務;在教學實務上,則是能具體將理論在教學現場落實。具體的研究結果可供華語文教學系所開此類參考。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建議強化華語文教學師資培育的橫向與縱向合作,邀請校內、校外教授華語文教學實務之教師共同參與,使與實施更加完善。相關研究成果應要回饋於教學現場,並且可在教學現場重現。最終希望能夠改善教學實務、落實教學理論、激發研究者與教學者的對話與共鳴。
  • 出版者: 台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814-4810
    DOI: 10.6151/CERQ.202209_30(3).0001
  • 資源來源: Airiti Library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