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虛擬電腦教室」建置與使用之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the “Virtual Computer Classroom

劉哲綱 (教育系科技發展與傳播)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 民100[2011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GTDC 100010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虛擬電腦教室」建置與使用之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use of the “Virtual Computer Classroom
  • 著者: 劉哲綱 (教育系科技發展與傳播)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
  • 主題: 無所不在學習 虛擬電腦教室 虛擬化 需求分析 實體電腦教室; physical computer classroom virtualization virtual computer classroom needs analysis ubiquitous learning
  • 描述: 本研究旨在建置虛擬電腦教室,提供使用者無所不在的電腦教室資源與雲端電腦環境。在發展與建置的過程中,研究者首先邀請6位專家進行焦點團體座談,瞭解使用者對於使用實體電腦教室的看法,作為建置虛擬電腦教室時的依據。在需求分析後,研究者以「漸進模式」規劃建置虛擬電腦教室系統,並於系統原型建立後,邀請30位使用者體驗試用。研究者以問卷調查與訪談,瞭解使用者對於「實體電腦教室」與「虛擬電腦教室」的看法。本研究發現:1.學生擁有個人電腦的比例非常高,課後願意使用「實體電腦教室」的意願較低。2.「虛擬電腦教室」的設計需考量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簡單易用的特點。3.實體電腦教室因有較多的限制,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4.使用者在試用「虛擬電腦教室」後,皆給予肯定的評價。5.使用者對於「實體電腦教室」與「虛擬電腦教室」之看法,具有顯著的差異,而「虛擬電腦教室」的接受度顯著優於「實體電腦教室」。6.使用者希望將來學校能建置虛擬電腦教室。本研究之教育意涵在於發展雲端概念的學習新思維,打造創新的電腦教室學習環境,研究者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育相關應用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build up a virtual computer classroom (VCC) and provide users with omnipresent computing resourc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research, 6 experts were invited to the focus group seminar. They discussed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physical computer classroom (PCC), and gave suggestions for the needs analysis. Adopting “Progressive Model,” the researcher started to build up the VCC. After establishing the prototype, 30 users were invited to test its usability. Then, a survey an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CC and PCC. The results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100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0[2011
  • 格式: 9, 136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