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SENSE II》視覺影像結合舞蹈之跨領域創作與研究 = A study on an interdisciplinary artwork creation based on visual an dance design

楊宇辰 (數位學習科技) 國立臺南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民102[2013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ILT 102015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SENSE II》視覺影像結合舞蹈之跨領域創作與研究 = A study on an interdisciplinary artwork creation based on visual an dance design
  • 著者: 楊宇辰 (數位學習科技)
  • 國立臺南大學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 主題: 跨領域藝術 數位藝術 視覺影像 表演藝術 抽象 創作歷程; creative process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art digital art visual animation performing art
  • 描述: 在本研究中,執行了一項實驗性的跨領域創作方式,試圖創造出雙領域對等存在的作品。首先利用數位媒材的使用,產生抽象形式的視覺影像,而後舞者則根據視覺影像再次創作出對應的舞蹈表演,並在正式演出的場合中,將兩者結合。之後與觀賞過作品的觀眾進行訪談,從三位受訪者的想法中,引發筆者再次進行作品修正的動機。在自我反思中彙整出想要傳達的情緒與理念後,再從媒材的操作與舞蹈的修整中產生出《SENSE II》跨領域藝術創作。《SENSE II》中的三個作品,在筆者的主導下,讓視覺影像與舞者呈現不同方式的融合,如一動一靜的相互表現或是肢體成為視覺影像的一部分甚至是兩者的同時演繹;在視覺影像與舞蹈的交織中詮釋了筆者在生命過程中的體會與感受,包含了從脆弱到剛強的成長轉變、憎恨與釋懷的痛苦解放、以及感情依賴的渴望與恐懼。本研究發現,從三名具有不同表演藝術經驗的受訪者中了解他們對於第一次創作中的觀點與感受,像是水與火紅的意象、甚至是師生情誼的聯想,這之中包含了從藝術、科技、整體以及移情作用等方面的探究與討論;從受訪者回應當中第一版本的《越人歌》是較無爭議並最具有強烈感受的作品,而有兩名受訪者喜歡第一版本的《戒環》但另一名受訪者卻表示是舞者與視覺影像詮釋主題中是最不聚焦的作品,《蔓延》讓兩名受訪者較為不認同,其中一名受訪者點出音樂影響視覺的關係造成與舞者表現具有程度上的差異,但另一名受訪者卻表示舞者舞蹈或是衣著顏色能與視覺影像相互對應。此外,筆者第一次的視覺影像創作是從媒材的操作開始,表徵因素是以主觀並直覺的創作,第二次的視覺影像創作則因為回歸到創作理念與主題的發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班, 101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2[2013
  • 格式: x, 148葉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