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台灣視障者華文創作歷程之研究 = A study of mental progress in chinese writing:focused on the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in taiwan

李堯 (特殊教育) 國立臺南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民101[2012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MSE 101006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台灣視障者華文創作歷程之研究 = A study of mental progress in chinese writing:focused on the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in taiwan
  • 著者: 李堯 (特殊教育)
  • 國立臺南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 主題: 華文創作 視障者 創作動機 創作經驗 心路歷程; writing experience writing motive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Chinese writing mental progress
  • 描述: 自淡江大學盲生資源中心於2002年在導盲鼠系列螢幕報讀軟體的研發成功,國內的視障者因而能像一般大眾一樣使用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從事大多數的電腦活動,甚至於文書處理工作也獲得相應的改善。由於螢幕報讀軟體的出現,視障者能使用電腦,並能享受網路世界帶來的好處,從事與明眼人近似的電腦活動,邁入一般大眾的生活,從而增加自信,促進社會適應的能力;特別是文字創作的部分,視障者也可如明眼人般在網路上發表作品,或是自由地於盲用電腦內進行創作。研究者基於此一背景,加之自身為一名視覺障礙者,並基於喜愛文學與文字創作的心情,期盼透過台灣現有的幾位喜愛華文創作視障者的深度訪談,以了解台灣地區的視障者力圖從事文字創作的動機、創作的經驗史和創作對其本身生活及心靈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視障者力圖從事華文創作之動機,除了一般常見的創作動機外,與其自身的視障情形有著密切的關係,因之而生的動機有視障衝擊帶來的動力、視障情緒的平復、企圖與外界溝通、作品獲得肯定和眾人支持的態度等。至於創作活動的進行上,主要可從創作文體的類型、創作題材的選取、創作靈感的來源、創作瓶頸的處理、創作工具的使用、自身作品完美的判斷標準與視障對創作產生的效應等方面一窺其究竟。最後,華文創作經驗對視障者本身的影響,主要有生活、心理、社會互動和就業等方面的轉變,同時也對他們親友的生活發生不小的作用,然則親友對視障者從事華文創作的支持態度,卻也深深牽引著他們創作進行的過程;大體上親友所呈現的態度均是正向的,並且不時給予視障者創作上所需的幫助,甚至在閱讀完他們的作品後,提供本身的看法與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100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1[2012
  • 格式: v, 116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