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健走運動訓練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 = The effects of walking training on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蘇伊琳 (特殊教育) 國立臺南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民102[2013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MSE 102003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健走運動訓練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 = The effects of walking training on the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著者: 蘇伊琳 (特殊教育)
  • 國立臺南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 主題: 健走運動訓練 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 健康體適能 單一受試A-B-A設計; walking training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The ABA design
  • 描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健走運動訓練」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研究對象是2名12歲中度智能障礙男學生。研究方法是單一受試者之A-B-A設計,包括基線期(2週)、介入期(10週)及維持期(2週);研究之自變項為「健走運動訓練」,在介入期之每週一至週五的 8:40~9:20,由研究者及協同觀察者擔任指導、紀錄,同時,實施同儕參與、教學提示、增強制度等策略,並訓練兩位受試者在操場進行30分鐘的漫步健走;依變項則是兩位受試學生健康體適能四大要素之前後測表現、健走表現習得成效及維持效果。透過目視分析、C 統計及效果量,並輔以健走運動訓練表現之觀察紀錄表和社會效度分析,綜合歸納本研究之結論共三點:一、健走運動訓練對二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在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三方面之 健康體適能均具有正向的改善;但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受試甲的BMI由13.61降至13.54,而受試乙的BMI則從15.82升至15.89。二、依目視分析、C 統計及效果量之分析結果發現,健走運動訓練對二位國小智能障礙 學生之健走習得表現具顯著地成效,但不具維持效果。另外,就介入期的教學提示 而言,二位受試者在介入之初,均要老師口頭加身體協助的提示,之後進步到只要 老師口頭提示,其中受試甲在介入的後期已能達到獨立完成。三、本研究之結果社會效度方面,採「常模樣本做社會比較」、「真實世界的測試」來 瞭解介入的成效。當以「常模樣本做社會比較」後,發現二位受試者在身體質量指 數、心肺適能與肌肉適能方面仍比同齡的一般生低;在柔軟度方面,受試甲仍比同 齡的一般生低,而受試乙則仍比同齡的一般生優。再以「真實世界的測試」之方式, 瞭解二位受試者健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101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2[2013
  • 格式: vii, 90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