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rimo Search
Search in: 館藏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是其所是的物我觀照 : 邱慈真創作論述 = Reflecting and coexisting in a harmonious pure existance with our surroundings : the creation discourse of Tzu-chen Chiu

邱慈真 (美術) 國立臺南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班 民100[2011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FA 100002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是其所是的物我觀照 : 邱慈真創作論述 = Reflecting and coexisting in a harmonious pure existance with our surroundings : the creation discourse of Tzu-chen Chiu
  • 著者: 邱慈真 (美術)
  • 國立臺南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班
  • 主題: 生活物件 存在 觀看 自我; Oneself Life object Existence View
  • 描述: 本創作論述是筆者針對二○○八年至二○一○年研究所期間,以生活物件系列創作作品為研究範圍所作的文字論述。內容針對創作之初始動機及轉變,到發現以物件做為系列創作主題的過程、連結的理論依據、作品構圖和表現形式的選取安排,與創作目的,最後就作品作單件或群組式的分析說明。創作的動機與目的,是由於筆者發現在生活中對於某些事物的反應,出乎自己預期,才認知到對自己並不夠了解,進而希望更了解自我。在尋找創作方向的同時,發現平凡生活物件的排列,揭露著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個性與喜好,因而著眼放大於相關生活物件的描繪。同時也改變了創作技法,不同於二○○八以前間接技法的繪圖觀,改以直接技法的具象寫實表現情感,排除先備成見的觀看,將所見景象內化後轉為個人對生活經歷的抒發。在與物件相互對話的同時,更近一步深入認識自我。本論文的撰寫內容架構為-緒論:闡釋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架構。第一章:文獻探討,將創作相關的文獻資料彙整與闡明,內容述及摒除智識經驗的全新觀看方式,也論及存在的意義。第二章:創作形式、內容的探討,分析採用放大手法描繪靜物的形式構成,再接續說明物件在歷史中的轉變,然後涉入自我。第三章:綜合前面所述的觀念和運用,分析並說明此系列作品的創作歷程。結論:針對筆者整體創作做總結,說明其轉變,除進行反思與檢討,也提出未來創作可能的發展與方向。 This thesis discusses about the author’s creation and study of life objects from 2008 to 2010.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motivation and conversion of the creatio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the topic by using life objects, the theoratical basis of the creation, as well as how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99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0[2011
  • 格式: iv葉, 122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