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國小教師應用環保影片於環境教育教學之認知與態度 : 科技接受模式之應用 =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Investigate Elementary Teacher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Film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郭曉慧 (生態旅遊)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 民100[2011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EC 100005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國小教師應用環保影片於環境教育教學之認知與態度 : 科技接受模式之應用 =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Investigate Elementary Teacher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Film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著者: 郭曉慧 (生態旅遊)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
  • 主題: 資訊素養 環保影片 科技接受模式 環境教育;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Film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描述: 因應國際環境教育潮流,環境教育成為九年一貫課程重大議題之一;而科技進步,多元化教學方式成為主流,教師常有使用影片融入教學的經驗,以增進孩子的學習興趣。教師在科技化的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的領航角色,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因素。本研究目的在了解教師對於使用環保影片融入教學的看法,並根據科技接受模式設計問卷,探討影響教師使用環保影片之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分析為主,輔以訪談資料,對象為大台南國小教師。研究結果顯示:1. 教師一致認為環保影片應表現環境遭受到的問題、提供大眾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表現出環保生活、與介紹資源回收,而影片內容則不一定真實。2. 教師普遍給予環保影片正面評價,願意在課程時間許可時播放環保影片。3. 影片內容是否配合課程需要,是教師們最重要的考量;希望片長時間在25分鐘以內;而選擇類型以動畫片居冠。4. 男性國小教師於環保影片的「知覺易用性」的平均數顯著高於女性國小教師;而「使用影片經驗」與「資訊素養能力」對環保影片的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行為意向皆呈顯著差異。5. 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保影片「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使用態度」,及「行為意向」五者之間,有顯著正相關。6. 不同集群教師對使用環保影片的偏好不同。7. 環保頻道宣傳不足。根據以上結論,建議相關單位多方面辦理增強教師資訊素養與電影教學能力的研習,精進教師的資訊能力與使用影片教學的策略,並多加宣傳環保頻道,將有助於提升教師對環保影片融入教學的接受度。 Responding to the global trend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99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0[2011
  • 格式: 170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