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互動式視覺化軟體融入國小複合形體表面積教學成效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integrated teaching in the surface area of composite solid for fifth-graders

吳重言 (教育系科技發展與傳播)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 民101[2012

可在 府城總館  2樓參考書區  (DC GTDC 102005 )取得(請點選下列選項)

  • 題名:
    互動式視覺化軟體融入國小複合形體表面積教學成效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integrated teaching in the surface area of composite solid for fifth-graders
  • 著者: 吳重言 (教育系科技發展與傳播)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 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
  • 主題: 國小數學教學 複合形體表面積 Google SketchUp;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surface area of composite solid Google Sketchup
  • 描述: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探討接受「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使用推拉功能與不使用推拉功能)」與「傳統講述教學」三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複合形體表面積單元的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學參考。本研究採用獨立樣本單因子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之準實驗研究法進行教學實驗,實驗對象為台南市某國小五年級三個班級共84名學生(既有86名,兩名未全程參加),以班級為單位,分成三組,分別為「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使用推拉功能組」(實驗組1)28名學生、「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不使用推拉功能組」(實驗組2)29名學生、「傳統講述教學組」(控制組)27名學生,三組皆施以複合形體表面積成就測驗前測,接著進行實驗處理;「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使用推拉功能組」(實驗組1)由老師運用Google SketchUp(使用推拉功能)進行教學後,學生再自主利用軟體練習;「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不使用推拉功能組」(實驗組2) 由老師運用Google SketchUp(無使用推拉功能)進行教學後,學生再自主利用軟體練習;「傳統講述教學組」(控制組)老師以傳統板書和紙製教具進行教學後,學生再自主使用小型積木練習。各組在經過三週(每週40分鐘)四類複合形體表面積的教學後,均實施複合形體表面積成就測驗後測。實驗教學所得的資料,以前測為共變量,採用單因子獨立樣本單變項共變數分析法來探求不同組別間之差異情況。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具推拉功能之教學模式的學習成效優於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不具推拉功能之教學模式。二、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具推拉功能之教學模式的學習成效優於傳統講述教學模式。三、Google SketchUp輔助教學不具推拉功能之教學模
  • 出版者: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 101學年度
  • 建立日期: 民101[2012
  • 格式: iii, 64面 : 圖,表 ; 30公分.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NUTN ALEPH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