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營竹馬陣之研究

楊昇達; Yang, Sheng-ta 蔡宗信; Tsung-Hsin Tsai; 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 2009

線上取得

  • 題名:
    新營竹馬陣之研究
  • 著者: 楊昇達; Yang, Sheng-ta
  • 蔡宗信; Tsung-Hsin Tsai; 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
  • 主題: 竹馬陣; 文陣; Zu-Ma Zhen; Wen Zhen
  • 描述: 「新營竹馬陣」是台灣民間目前唯一僅存以十二生肖為陣頭表演形式的藝陣,為新營土庫地區慶典中不可或缺的陣頭表演,帶有濃厚的宗教性,以往演出必依循於廟會的儀式、任務而進行,具有一定的神聖地位。自創陣以來,代代皆遵循著技藝不可外傳的禁忌,然隨著工商社會的變化,價值觀的變遷,有逐漸沒落、失傳之虞。該獨特性陣頭之緣起、運作現況、陣式內容及意涵及永續經營策略,是本論文急欲深入探討的議題,對未來民俗陣頭的推展極具研究意義。綜合上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一、瞭解在歷史背景下竹馬陣之源起、現況。二、探討竹馬陣之技藝內容與意涵。三、發展竹馬陣之永續經營策略。本研究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為主,並輔以田野調查,得到以下結論:一、以現有文獻探討「新營竹馬陣」的歷史淵源結果,筆者認為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則是現今較為有跡可考、相信的年代。然;從祭祀圈的溯源及在祭祀圈受重視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新營竹馬陣」的源起始點應可再推至清乾隆中期以後。二、「新營竹馬陣」的陣式與技藝內容方面,主要分為文管、武場與路曲。文管傾向娛樂的成分,是著重於身段與唱腔的小戲表演。武場包含只弄不歌的「環繞藝弄」和十二生肖輪流自讚、唸咒的「十二生肖弄」,任務在於清除消災、祈求平安。路曲則是在云庄遊行的時候,所做的行進間表演。三、以周小婷所歸結出的「非營利表演團體永續經營之評量指標」,針對「新營竹馬陣」所處的現況,提出內部組織架構…等五個向度的建議。從成立社團法人為第一要務做起,建立拓展公共關係的窗口,以期增加演出次數、知名度,並在人力的培養上,從國小、社區活動上紮根,並與公部門建立良好的互動,讓其成為挹注陣頭成長的資源與監督成長的動能,多管齊下方能期待「新營竹馬陣」能永續經營下去。
    Zu-Ma Zhen
    碩士
  • 建立日期: 2009
  • 格式: 121 bytes
    text/html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http://nutnr.lib.nutn.edu.tw/handle/987654321/2953
  • 資源來源: NUTN IR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