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以溥心畬《鬼趣圖》為例〜新課綱之議題融入與教師增能析論

姚振黎(Chen-Li Yao)

雙溪教育論壇, 2022-12 (11)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以溥心畬《鬼趣圖》為例〜新課綱之議題融入與教師增能析論
  • 著者: 姚振黎(Chen-Li Yao)
  • 所屬期刊: 雙溪教育論壇, 2022-12 (11)
  • 描述: 中國描繪神鬼之畫作,起源甚早,戰國時期、韓非已稱鬼魅無形,故畫鬼魅最易。鬼怪堪稱溥心畬畫作中最獨特之題材。渡台以後,平素愛看《山海經》、《西遊記》、《聊齋》等小說,繼而繪製成圖,有時藉以諷刺世人,不僅詼諧有趣,更寓意深刻。《鬼趣圖》、《太平廣記故事》、《神異圖》等丹青誌異,雖高不盈尺,筆墨卻格外清雅,使人耳目俱新。袖珍尺幅素來非市場取向,反倒接近清宮「百什件」內之書畫尺寸,溥儒幽微地以此形制表徵著昔日王孫身分,或藉此對大清悼亡傷逝,或滿足昔日賞玩之欲望、作為皇室溫馨憶往,嘗謂「飽讀詩書」、積學以儲寶,誠與今之閱讀素養、涵養用敬,品德教育、進學致知相呼應。〈新課綱〉下之議題融入,學生適性揚才、教師跨域增能,本文舉「取法乎上」之範式,於無涯學海中,選擇議題、精準詮釋,深入淺出、親切有味,教師得以擴充知識邊界,要能廣大要能高,使快樂學習、學以致用,得享教學相長、作育英才。本文寫作方法(methodology)藉經典文學、生命教育與書畫文物美育相連結,以溥心畬《鬼趣圖》為例,全篇內容、包括:前言、〈新課綱〉教師必備之「為學當如群山峙」,壹、逸筆儒風:溥心畬丹青誌異之人格與風格,貳、飽讀詩書:溥心畬的一千零一夜,參、跨科共備:詩作畫意兼具引領《鬼趣圖》賞析,結語、蕭瑟浮雲玉壘殘:清明在躬氣志如神。見其遺民歲月之赤子心懷;進入前清「舊王孫」創作之異想世界、心境與生命,知人論世、以意逆志;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潛移默化、薰陶漸染,看見寵辱不驚、無入而不自得之情意教學(Affective Domain Teaching)典範。
  • 出版者: 東吳大學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2305-7270
  • 資源來源: Airiti Library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