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博物館發展社會企業概念的文創商業模式: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公益文創」為例

黃英哲(Huang, Ying-Che)

臺灣博物季刊, 2022-12, Vol.41 (4)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博物館發展社會企業概念的文創商業模式: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公益文創」為例
  • 著者: 黃英哲(Huang, Ying-Che)
  • 所屬期刊: 臺灣博物季刊, 2022-12, Vol.41 (4)
  • 描述: 博物館作為公共資源的受益者,必須面對其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價值與當代社會的關係,依據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最新版的博物館定義,進一步強調「多樣性」、「可持續性」、「可近用性」對於當代社會的重要性,博物館不能、也不該僅被侷限在典藏及展示的空間,其被社會認同所普遍賦予的專業、品牌信任度與權威,更應發展為整合社會資源的平臺。博物館開放其收藏品,提供社會以創造性進行加值應用,被各種形式的直接參與所取代,博物館核心內容的收藏品及展覽是機構的最終目的,亦為文創衍生價值的啟始,博物館如何導入社會資源建構其文創商業模式,在不損害非營利價值的前提上提升財務自主性,同時實踐其最大社會價值,是本文所欲探討的重點。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是創造價值並將其轉化為利潤的邏輯,並據以衍生發展並可持續性運作的模組,而在美、英思維脈絡下論述演進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是以商業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非營利組織型態,本文所指涉的博物館文創商業模式,並非營收模式,其主要內涵包含創造價值、交付價值和獲取價值,這意味著該模式並不完全以獲取最大利潤為核心,而是整合社會企業以價值導向的概念。本文在實務案例採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之「公益文創」為個案,探究其實際執行之架構及運作的實證分析,博物館文創經營產生的利潤,可以是機構實踐社會價值的方式、而非其目的,此可讓博物館文創得以結合社會公益,成為博物館回應社會需求的具體實踐。
  • 出版者: 國立臺灣博物館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026-2393
  • 資源來源: Airiti Library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