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韓愈〈石鼓歌〉對藝術之影響

游惠雅(Yu,Hui-ya)

畫藝術學刊, 2021-06 (30), p.085-098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韓愈〈石鼓歌〉對藝術之影響
  • 著者: 游惠雅(Yu,Hui-ya)
  • 主題: 獵碣 ; 石鼓文 ; 石鼓歌 ; 韓愈
  • 所屬期刊: 畫藝術學刊, 2021-06 (30), p.085-098
  • 描述: 本文是針對唐代韓愈(768-824)所著的《石鼓歌》加以深入探析與研究:《石鼓文》是我國東周時期的秦國文字,因刻於十塊鼓形的花崗石上而得名。其石頂圓而底平;一般高約九十厘米,直徑約在六十厘米,每石刻有四言詩一章,十石共十章,因其內容係敘國君遊獵之事,也稱「獵碣」或「雍邑刻石」,唐代初出土至天興三疇原(即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本文首先將《石鼓歌》全首詩歌結合唐代之背景,以及全詩加以解釋及探析與評論,期盼對後學者能有所助益。因筆者本身熱愛藝術,從事及藝術研究亦已達30餘年,然而《石鼓文》對後世之藝術及繪畫有著非常深遠之影響,有許多傑出之畫家亦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與臨寫及。如:鄧石如(1743-1805)、楊沂孫(1813-1881)、吳大澄(1835-1902)、吳昌碩(1844-1927)、王福庵(1880-1960)等皆長時間研究且用《石鼓文》藝術,將其為自身之極重要養分,進而融入自己的《石鼓文》中。本文希望藉由《石鼓歌》之探析,亦可以讓《石鼓文》在現代能再度被重視且發揚光大。
  • 出版者: 台灣: 臺灣藝術大學畫藝術學系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993-7156
  • 資源來源: Airiti Library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