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智慧學習:探討行動載具app介入對大學生運球學習成效與知覺能力之影響

方佩欣(Pei-Hsin Fang) ; 游志弘(Chih-Hung Yu) ; 邱榮貞(Jung-Chen Chiu)

臺大體育學報, 2023-09, p.049-062 [同儕審閱期刊]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智慧學習:探討行動載具app介入對大學生運球學習成效與知覺能力之影響
  • 著者: 方佩欣(Pei-Hsin Fang) ; 游志弘(Chih-Hung Yu) ; 邱榮貞(Jung-Chen Chiu)
  • 主題: basketball cours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ing strategies ; 教學策略 ; 籃球課 ; 資訊科技
  • 所屬期刊: 臺大體育學報, 2023-09, p.049-062
  • 描述: 緒論:本研究目的在於應用資訊科技於籃球課程教學,探討行動載具app介入對學生運球學習成效及知覺能力之影響。方法: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法,對象為兩班選修籃球課程之大學男生。以一個班級共36人為實驗組,採用HomeCourt app進行介入;選取一班共38人為對照組,以傳統教學法(教師講授與示範)為主。課程實驗介入共進行10週,一週一次籃球課程,一次兩小時。蒐集數據包含:自覺運動能力、知覺能力、運球技術前測(能力同質檢定)、運球學習成效(300 combo),並將所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共變數分析。結果:一、排除自覺運動能力的影響後,兩組在運球學習成效達顯著;排除運球技術前測、知覺能力前測後,兩組在運球學習成效則未達顯著。二、兩組在知覺能力後測分數未達顯著。三、利用詹森-內曼法發現,當學生的知覺能力前測分數低於2.689時,實驗組的教學介入成效才會顯著高於對照組;當學生的知覺能力前測分數高於3.454時,對照組的傳統教學反而比實驗組獲得顯著成效。四、從學生回饋可知,app的遊戲性、互動性、挑戰性能讓學生減少對基礎技術練習的排斥。結論:HomeCourt APP做為運球教學的介入雖有使用上的限制,但在基本與進階運球學習、學生對籃球技術練習的態度改變上有所幫助。
  • 出版者: 台灣: 國立臺灣大學體育室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991-2498
    DOI: 10.6569/NTUJPE.202309_(45).0005
  • 資源來源: Airiti Library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