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中美货物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

姚镜 2013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中美货物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
  • 著者: 姚镜
  • 描述: 硕士: 国际贸易学; F752.771.2;X196;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特别是气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然而,近20年的气谈判却是举步维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气谈判中的分歧是气谈判的主要障碍。WTO数据显示,2012年中美的双边贸易额创了一个新的历记录,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同比上涨8.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5%,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同时拔得头筹的还有二氧化碳排放量,据国际能源署文件显示:2011年中国的碳排放量为83.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美国排放量为61.4亿吨则位居第二。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和碳排放问题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两国在气谈判中的分歧,决定了对两国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的重大意义。  本文以中美货物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为突破口,利用双边投入产出法计算了2000-2009年间两国的隐含碳的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方法对2000-2009年间中美隐含碳净出口量进行了规模、结构、技术的分解,旨在采用“重点击破”的方法为我国在气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提供理论依据,还进一步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政策建议。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现实基础:介绍中美贸易和碳排放现状以及两国在气谈判中的分歧。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数理模型:着重介绍了贸易的环境效应这一理论基础和投入产出模型、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两大数理分析模型。第三章为实证研究:描述了的模型的数据来源和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对中美货物贸易中隐含碳的测算和分解。第四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是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净出口国,2000-2009年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隐含碳占到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6.59-27.75%,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仅为0.59-1.41%,中美贸易中存在大量污染转移,中国为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巨大的碳排放责任;其次,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出口的隐含碳以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5.06亿吨上升到2006年的17.8亿吨,2007年降至16.73亿吨,并逐渐减小到2009年的12.95亿吨;最后,2000-2009年间,规模效应在净隐含碳排放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结构效应的影响比较微弱,而技术效应
  • 出版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建立日期: 2013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