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东文选》文体研究

褚大庆 2013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东文选》文体研究
  • 著者: 褚大庆
  • 描述: 博士: 亚非语言文学; I312.062;H052; 目前,中国学者对于朝鲜--韩国学研究涉及了传统“四库”学中“经、史、子”三大门类,唯独其中的“集”类探讨尚属刚刚起步。  《东文选》共收录辞、赋、诗、诏敕、教书、制诰、册、批答、表、笺、启、状、露布、檄书、箴、铭、颂、赞、奏议、劄子、文、书、记、序、说、论、传、跋、致语、辨、对、志、原、牒、议、杂著、策题、上梁文、祭文、祝文、疏、道场文、斋词、青词、哀词、诔、行状、碑铭、墓志、词、读、别纸、手简等五十二种文体,以及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六言律诗等十种次诗体。概括地说,《东文选》在“诗”分类上的谬误较少,仅有三条两个方面,即词误为诗,以及古体诗与近体诗混淆。相比而言,在“文”体方面则对存在较多错误,诸如标题、格式、内容等方面几乎都有,甚至还有包装伪造的文体——“上书”,这是需要纯粹的文本研究者加以注意的问题。《东文选》的文体编排总体上以“韵体之文——散体之文——散韵结合体之文”的顺序来排列。诗体按照“古体-律诗-绝句”的顺序排列。具体的文体作品排列并非完全按照作者集中统一的顺序,有的是按照某种题材内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诗体中唱和诗的排列顺序是和韵诗位于原作之前;《东文选》序、跋所体现出来的文体意识以儒家的文道观为核心,强调“背六经之文非贯道之文”、“道寓于文辞”、“不涉不经之语”的文体创作原则,主张“代各有文,文各有体”的文体发展的观点,指出了“文法汉、诗法唐”的文体标准,以及佛教典籍和史书撰写等具体要求,等等。诸多文体意识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东文选》的文体分目与编排及作家的选定上。  《东文选》的文体渊源可谓转益多师,既有中国诗文总集等文献之远源,又有本土史书与诗文别集之近流。在文体渊源上,普遍认为《昭明文选》对《东文选》影响巨大。通过深入地比较分析,《东文选》与《昭明文选》相同的文体有十六种,基本相同的文体有六种。在最大限度上二者文体相似度也不到50%。二者各自专列文体分别有二十六种和十七种。《昭明文选》对于史书仅选录了“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为数不多的论、赞。而《东文选》则大量地选录了史书中“词理醇正”、“有补治教”的表、书、疏。在具体文体上,《昭明文选》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的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东文选》以表、笺、记和疏占有较大比重。诗歌则多选
  • 出版者: 延边大学
  • 建立日期: 2013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