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网络时代环境维权行动中的媒介动员:策略及效果——基于大理地区洱海保护的个案研究

张倩 2017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网络时代环境维权行动中的媒介动员:策略及效果——基于大理地区洱海保护的个案研究
  • 著者: 张倩
  • 描述: 硕士: 新闻与传播; G206.3; 洱海治理运动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环境治理运动,具有污染问题出现缓慢、治理主要靠政府、治理耗时长等特点。洱海治理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对共意运动的定义,因此研究借助了“共意性社会运动”的概念,利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媒介在环境保护运动中的动员机制。  本研究认为在洱海保护运动之中,起到动员效果的媒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媒体;一类则是传统媒介。自媒体具有多样化、平民化、普泛化等特点,而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是一种无中心、无边界的开放式沟通结构,各种不同的观点都可以表达。这些特点使得任何的网络用户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关注问题,并对问题的意义进行建构,这往往能激起网络用户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进一步塑造了共意。  网络时代很多运动萌芽于网络空间,但是传统媒体也在运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动员功能。传统媒体能够利用各种议题策略,对问题进行归因、界定、提供成功的预期,实现理性动员。传统媒体既能动员民众采取环保行动,也配合网络舆论对权力部门进行施压。自媒体情感动员在前,传统媒体理性动员在后,它们积极互动,产生动员效果,最终影响政策走向,实现运动目的。  在公众实现环保话语到环保行动的过程中,媒介的动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媒介动员的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度。一方面是因为媒体自身特点削弱了媒介的动员效果;另一方面则因为“强国家、弱社会”的中国语境下,公民意识的不成熟削弱了动员效果。
  • 出版者: 重庆大学
  • 建立日期: 2017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