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张瑞图书学研究

卢肖杨 2018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张瑞图书学研究
  • 著者: 卢肖杨
  • 描述: 硕士: 美术学; J292.1; 在历史长河中,明朝末年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最为特殊的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反“二王”妍美书风的书法家,以张瑞图、徐渭、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为代表,他们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超越。其中,张瑞图在晚明时期的书坛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与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还在“善书四大家”(董其昌、张瑞图、邢侗、米万钟)中拥有个性明显的书风面貌。这种书风对其后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张还被福建一带民间传说是水星下凡,悬其书作于室内可避火灾,故而其书作在当时和其后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此外,其书名更是远播日本,博得日本书坛极力推崇,称其书“气脉一贯,独自风格”①。  综观张瑞图的书作,其书风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是天启元年(1621年)之前,创作主要以草书和小楷为主,此时其书风尚未成熟,主要临摹祝允明和钟繇的作品,其运笔可以说是继承“二王”一路的传统,侧锋尖锐笔画较少,表现出个性敛约和拘谨圆润的风格;中期是天启元年(1621年)到崇祯元年(1628年),此阶段他学习孙过庭的《书谱》,加上汲取了六朝北碑中雄健俊厚的笔法,书法技巧逐渐成熟。创作以行草书为主,独特书风主要体现在他的用墨用笔、结体和章法上,表现出紧张而奔放、激奋而挣扎、自抑而酣畅的特点;晚期是崇祯二年(1629年)之后,此阶段他远离官场,心境淡然,埋头佛学,作品以大字和小楷为主,书风由中期的锋亡毕露转为平淡自然、简淡苍古。  张瑞图的生平跨越了晚明七十余年的历史,故而其书风及书法成就皆形成于晚明的大环境中。他晚年选其一生所作诗篇编成《白毫庵集》,其中蕴含着他丰富的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崇尚古意,追求自然;二是追求个性之美;三是崇尚清淡安静之美。他的书学思想源于其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在这种流露下,他书风才能做到奇异潇洒、酣畅淋漓。总之,张瑞图这种奇倔的书风对后来的革新派书家,乃至对近现代的书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故而,张瑞图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 出版者: 山东建筑大学
  • 建立日期: 2018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