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不同负强度下膝上高翻、膝上高拉功率特点研究

谢永民 2018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不同负强度下膝上高翻、膝上高拉功率特点研究
  • 著者: 谢永民
  • 描述: 博士: 体育教育训练学; G884.02; 目的:探究不同负强度下膝上高翻与膝上高拉功率变化的特点,为大学生运动员爆发力训练中举练习动作与负强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使用测力台、红外运动捕捉系统、无线肌电测试仪等仪器,以随机与均衡的测试顺序获取30名男性大学生运动员不同负强度下(45%1-RM、65%1-RM、85%1-RM、95%1-RM)膝上高翻和膝上高拉的相关动力学、运动学及肌电学指标,并通过双因素复测方差分析与简单效应检验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1)负强度对峰值功率、峰值力、峰值速度、肌电包络线等影响显著,而对系统力的加载速率影响不显著;2)峰值功率、峰值速度、峰值功率对应速度在两种练习间差异显著,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3)膝上高翻与膝上高拉的系统最大功率分别出现在80%1-RM、65%1-RM,二者的杠铃最大功率均出现在≥80%1-RM;4)系统和杠铃的峰值力均随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45%1-RM膝上高翻的系统峰值力显著低于膝上高拉,而95%1-RM膝上高翻的峰值力显著高于膝上高拉;5)45%1-RM时,膝上高翻杠铃力的加载速率显著低于80%1-RM和95%1-RM;5)膝上高翻的系统最大速度出现在65%1-RM,其余峰值速度均随着负强度增加而减小;6)膝上高翻功率变化更多取决于力的变化,而膝上高拉功率变化更多取决于速度的变化;7)力水平与膝上高翻和膝上高拉的最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1)中低负强度时,膝上高翻的接杠环节阻碍动作过程中力的生成,而大负强度时的接杠环节却促进动作过程中力的生成。这表明膝上高拉并不能完全取代含有接杠环节的膝上高翻;2)中小负强度的膝上高拉更适用于发展速度力,而大负强度的膝上高翻更适用于发展力速度;3)膝上高翻和膝上高拉的杠铃最佳均为≥80%1-RM,而膝上高翻与膝上高拉的系统最佳分别为80%1-RM、65%1-RM;4)膝上高翻与膝上高拉的系统最佳与受试者的力水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运动员力水平的提升,应适当增加其负强度,从而始终保持高效的训练刺激;5)大负的膝上高翻和膝上高拉练习可以产生更高的力值,引起更强烈的神经肌肉活动。训练实践中,应将大负训练与最佳训练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训练刺激。
  • 出版者: 北京体育大学
  • 建立日期: 2018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