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

冯晟 2018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
  • 著者: 冯晟
  • 描述: 博士: 中国现当代文学; I206.7;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更新民族文化的时代需要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参与现实,面对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是两岸当代作家共同关注的核问题。  对于作家林佩芬与叶广芩来说,出身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贵族世家,使她们拥有相似的文化与写作起点,在知识结构上有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当代作家。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林佩芬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整理国故”,文以载道,将史实考辨与理剖析融合,力图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在现代性的价值观与运作逻辑下延续中华文化道统,并全力塑造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情怀。而经历过大陆政治运动的风浪,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的叶广芩,则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社会的深入观察“融化新知”,在看似平凡俗常的生活景象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并摒除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疆界,展现出具有世界性的叙事维度。同样作为满族女性作家书写历史,她们的作品调动了家族及个人记忆,和经典的文史资料并加以创造性重构,富于士阶层的精神传统与审美品格;在有效承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亦能吸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文脉的现代承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都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本研究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结合笔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为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进行的意义追问与寻求,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构成作家经验世界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资源,结合对两位作家都深具影响的“王孙画家”的生平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本位状态。  第二章通过林佩芬创办历史文学研究会的“文人结社”,叶广芩将“文人雅集”拓展至民间的文化活动,总结出她们不同的性格特质与镕冶经典、优游不迫的文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加以具体说明。  第三章则结合两位作家关于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分析并总结了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小说创作修复民族记忆,传达个人情怀与文化追求,并发掘民族之魂的创作经验。  第四章总结了这两位作家“离散”身份带来的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
  • 出版者: 西北大学
  • 建立日期: 2018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