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rimo Advanced Search
Primo Advanced Search Query Term
Primo Advanced Search prefilters

论王福庵篆书及其历史地位

李亚茹 2018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论王福庵篆书及其历史地位
  • 著者: 李亚茹
  • 描述: 硕士: 书法; J292.1; 王福庵先生是跨越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代,有着卓越艺术成就的大师。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成功地将书印融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他以篆刻名世,一生制印三万余方,为后世留下来一个巨大的篆刻宝藏。但是先生在书法上,尤其是小篆的造诣和修养也颇为不凡,却常常被后人所忽视。  王福庵先生自幼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对金石学颇有研究,为王福庵后来在书法、篆刻上的成就夯实基础。他的小篆师法“二李”,同时又取法金石,并吸收了同时代邓石如、吴昌硕、杨孙等篆书的风格特点,加以创新,形成了结体宽博、端庄典雅的气韵面貌,不仅为当时的书坛带来了一丝“宁静致远”之风,同时,也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王福庵篆书书法作为切入点,以《朱伯庐治家格言》为例,研究了王福庵篆书的师承、创作方法、风格特征,并对王福庵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进行重新评估定位。  综观古今中外对王福庵先生的研究文章,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字多是从先生的篆刻艺术入手,结合其书法分析,深入表里,也颇有见地,显然把书法放在了从属地位。然关于书法方面的专门论述,则多为介绍性、赏析性的点评,缺乏对字内结构的深入探析,远不足以展现一代大师卓越的书法成就。本文旨在通过横向、纵向对王福庵书法的分析比较,立体地、清晰地呈现清代书坛一代枭雄王福庵其人其艺及其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使重新认识王福庵先生被低估的书法史地位,以期对中国书法史研究的不足予以小补。
  • 出版者: 山西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8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