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稼轩词声音景观研究

杨何银 2020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稼轩词声音景观研究
  • 著者: 杨何银
  • 描述: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I207.23; 辛弃疾是两宋词坛最有成就的词人,不仅把豪放词推向巅峰,创造了刚柔并济的词风,也在词的声景书写上展现了大家风采。稼轩词中的声景景观包罗万象,不仅涉及自然声景也包含人为声景。在自然声景上,稼轩以植物、动物、气象和水文四类音景入词,通过时间、空间、特性、情感这“四位一体”的书写手法,于“声”中叙事,于“音”中寄情,使得词中的自然声景在有限形象外也具有韵外之致。稼轩词中诸多的自然声景,是词人有感而发的产物,同时也是他有感而发的“启蒙”,这种“互为因果”的叙事模式成全了稼轩词自然音景的精彩与高妙。在人为声景上,稼轩从器物和人物两大角度入手,营造了丰富的人为音景,为稼轩词增添了自然之外的社会意趣。这些人为声景,更多是稼轩内心情感的宣泄与呐喊,其声早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体现了词人的人格和情趣。稼轩词中的自然声景与人为声景联合联动,共同构成词作的声音幕布,有着和谐统一的声景美感。  整体看来,辛词中的声景书写,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其一,稼轩偏爱在词中营造多种音效。运用声音“远近关系”和音量“柔阔之别”,升华主体情感诉求,使得稼轩词具有了一定的“技术高度”;注重“雅俗结合”,既以“雅”塑格调,又以“俗”筑人心,声景营造雅俗共赏,使得稼轩词也具有了一定的“文化高度”。其二,其词声景书写反映了主体的情感特征。大量“笑声”书写体现“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大量“破坏声”书写体现“共情能力”;极少“兵器音”书写体现“逃避心理”倾向。上述三者共同反映了辛弃疾面对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残酷现实时,内心深处的“逆反”与“逃避”。  此外,稼轩词声景书写还有突出的阶段性特征。仕宦时期,稼轩居庙堂之上,词中多营造人为声景和舟船声景,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导向”;闲居时期,稼轩处江湖之远,多营造自然声景和喧嚣声景,且词中声景书写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导向”。这两个阶段截然相反的声景营造倾向是辛弃疾“价值判断”转换的结果。辛弃疾在词作声景书写中,融入了主体意识和生命体验。既于风景与声景的碰撞中展现“心景”,强化情感抒发,也于声景书写中刻写和扩大了词的意境。可以说,稼轩词不仅是一部词学巨作,也是一部声景巨著。
  • 出版者: 中南民族大学
  • 建立日期: 2020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