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评录“三曹”比较研究

许茉 2022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评录“三曹”比较研究
  • 著者: 许茉
  • 描述: 硕士: 中国古代文学; I206.2; 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政治地位与文学成就令人瞩目,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后人将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三曹”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魏晋以来的史书、传记、总集等典籍和很多作家的文章中都能够看到对“三曹”的评录。《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是南朝文学史上的“双壁”,作为六朝时期文学理论著作和文学总集的代表,两书对“三曹”的评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两部著作的成书处于相同的时代,可以相互比较和参照。论文以《文心雕龙》与《文选》对“三曹”的评录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概述“三曹”的生平经历、创作以及早期接受情况。从曹魏到南朝,由于时代的变迁,对“三曹”的接受逐渐全面和深入,呈现出对作品本身愈发关注的态势,由于非文学因素而导致的“抑丕扬植”的现象得到改变,以刘勰、王夫之等人的观点为代表。第二章首先分别将《文心雕龙》与《文选》中评录“三曹”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然后针对共同涉及到的文体展开比较。刘勰对“三曹”的才能给予肯定,但对其文学创作的总体评价不高;三人之中,萧统对曹植的作品最为推崇。两书评录“三曹”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对三人文学观点和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刘勰对曹操、曹丕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观点上,而对于曹植则主要是对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不录曹操的散文以及推崇曹植的诗歌和表文是两书评录的相同之处,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曹操和曹丕的乐府诗、曹丕的赋、曹植的诔文、《典论·论文》《洛神赋》《七启》和《与杨德祖书》的看法。相比之下,萧统的文体观和对作品的选择既受到了刘勰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第三章探究《文心雕龙》与《文选》评录“三曹”的成因。两书评录“三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与前代对“三曹”的接受,齐梁时代的文学思潮、文风特点,二人的选评思想以及两书的著述性质密切相关。刘勰与萧统对“三曹”的接受是对前代接受的总结和发展;而《文选》收录的“三曹”作品大多为影响广泛、已有定评的名篇。在时代思潮方面,儒学的衰落促进了文人思想的解放,加之政治、经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等推动了齐梁文坛浮华文风的形成。刘勰与萧统都提倡文质统一,不同的是,刘勰意在纠正文风,他更看重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符合儒家学说、文章的体制是否规范;而萧统意在从历代作品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佳作,选择标准以艺术鉴赏价值为主。《文心雕龙》与《文选》对“三曹”的评录,是刘勰和萧统对“三曹”的接受情况的反映
  • 出版者: 辽宁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22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