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当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文化研究——以《大圣归来》等七部作品为例

2022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当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文化研究——以《大圣归来》等七部作品为例
  • 著者:
  • 描述: 硕士: 文艺学; J954; 动画电影是一门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现代视听艺术,往往蕴含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风貌。对于“如何做好中国自己的动画”这一现实性问题,历代动画人们试图从“民族性”中寻求答案。从2015年《大圣归来》起,商业性全龄向动画电影日趋成熟,并逐渐从动画长片的衍生中脱离,具有独立性与时代典型意义。鉴于这些作品不约而同体现出的某些相近审美意识,大众给予这一类型作品以“中国风”的称号。但随着类型化的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国风”一词的评价变得贬褒不一。无法否认的是,“中国风”实际反映着我国当代动画人在民族道路上的再探索,是一种现代化的民族性表现。目前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传统与借鉴、内容与形式、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三点失衡,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人们对自身文化认知不足所致,唯有对审美文化产生清晰的认识方能秉要执本。  动画审美文化既包括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动画审美创造的规律与特点,也包括动画作品本身所积淀的社会文化意义。在铺垫部分,文章首先以宏观视点对中国动画作品风格进行历时性梳理,以此阐释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呈现当代作品风格的继承之源。其次,通过归纳经典IP形象演变,观测到当代作品的人文关怀转移倾向。主体部分选用2015年至2020年间问世的七部代表性动画电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所展现出的美学共性进行剖析,跨过风格表象与作品个案,得出作品中人文关怀转向的具体表现为“重个人”的同时亦“重集体”、对道家自然观的侧重,以及佛家心性意趣的呈现。另一面,形式是内容的感性显现。动画电影在形式上则体现出扎根于传统美学趣味的古典倾向,在画面上力求诗性,擅于使用带有民族情感的色彩、有意加入“中国元素”,并且注重声音的“韵”动。通过对这些共性美背后所反映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入阐释与评价,从而搭建起“传统到现代”的文化桥梁,为做好中国动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最后,文章综合社会问卷调查、作品获奖情况整理以及票房数据统计三重角度,推论出我国动画电影目前具有广阔的本土受众基础。随之联系三点失衡问题,进一步横向扩大比较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同时期别国成熟动画工作室为例,为完善我国动画寻找可鉴范本。
  • 出版者: 青岛大学
  • 建立日期: 2022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