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

董龙昌 2010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冯友兰美学思想研究
  • 著者: 董龙昌
  • 描述: 硕士: 文艺学; B261;B83-02; 作为现代国少有的能够称得上学家的学者之一,冯友兰先生(1895-1990)在融合西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理学体系。“三”(《》、《学简》、《编》)、“六书”(《理学》、《事论》、《世训》、《原人》、《原道》、《知言》)代表了冯友兰一生的主要学术成果。  自冯友兰去世至今已20年。在这20年当,冯友兰学思想本身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致形成所谓“冯学”研究的热潮。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囿于学领域,而对其它领域的关注则相对薄弱,这典型地体现在对冯友兰美学思想的研究。诚然,冯友兰对美学没有过专门、系统的论述,但其学思想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表现在冯友兰对美和艺术的直接论述,如在《理学》一书设专章论艺术,在《知言》一书设专章论诗等,而且体现在其对理学思想本身的论述过程,如冯友兰学系统对境界的追求,对“负底方法”的重视等,这其所潜含的美学维度已日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本选题立足于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意在系统爬梳散见于冯友兰著作的相关美学及艺术见解。在研究方法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历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冯友兰美学思想置于西文化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这样一个大背景来考察,从见出其思想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注意从冯友兰学美学思想本身入手发掘其内在的逻辑架构,考评其在美学上的建树,进而见出其美学思想在学、人生的独特性及不可或缺性。我们认为,冯友兰美学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理论上为考评“国美学向何处去?”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其融合西又不失民族本位的学术致思路向为我们揭示了美学研究的一种可能性向度。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量冯友兰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认为西文化冲突、民族危机和传统与现代的紧张关系是冯友兰学美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西方分析学和实在论学的借鉴吸收、对国传统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扬弃这二者构成了冯友兰学美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而冯友兰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和独特性情则促成了其美学思想的直接萌生。  第二部分从方法论、美论、艺术论和境界论四个方面对冯友兰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在方法论上,冯友兰用“负方法”对形而上学的“讲述”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甚至它
  • 出版者: 山东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0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