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ndeterminacies in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Lu Xun’s Stories

Bai Lifang 2013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Indeterminacies in the Four English Versions of Lu Xun’s Stories
  • 著者: Bai Lifang
  • 描述: 硕士: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046;H315.9; 鲁迅被称为国当代学的奠基人,他的《狂人日记》作为国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标志着当代学的开端,他也因此被毛泽东称赞为“化革命的总指挥师”。鲁迅小说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包含重要的社会意义,还在于其语言简洁、凝练、蕴含深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莱尔也称其为“字的巧匠”。  到目前为止,大量翻译鲁迅小说的译者有四位:王际真(1941版)、杨宪益夫妇(1960版)、莱尔(1990版)和蓝诗龄(2009版)。  英伽登将学作品视为一个具有图式构造的再现客体,其包含各种不定点,有多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他相信每部学作品实际上都是不完整的,都有待于读者的进一步的填充,因此本的填充是不会穷尽的。  目前在研究不定点的翻译的学者,观点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只要不定点影响到读者的审美经验,就应该对不定点进行填充,而在翻译实践,不定点影响读者审美的现象很常见;另一种是认为不定点的填充会剥夺读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解而收获的审美体验。基于英伽登的不定点论,本从以上四位译者翻译的九篇小说选出不定点的翻译语料,建立一个微型的平行语料库,包括《狂人日记》、《风波》、《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孤独者》和《离婚》。本对鲁迅上述的九篇短篇小说的四个译本对比分析,探索其处不定点的策略的异同以及影响这些策略的各种因素。本的结果显示四位译者由于深受想象视域、情感投入、意识形态、译者偏见、及读者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在策略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异。本的一个重要发现是除论最初准备探讨的两种处不定点的策略(一种是保留不定点,另一种是将不定点具体化)外,还有第三种处不定点的方式,即转化不定点。
  • 出版者: 科技大学
  • 建立日期: 2013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