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词选的接受与明代词学演进

甘松 2014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词选的接受与明代词学演进
  • 著者: 甘松
  • 描述: 博士: 中国古代文学; I207.23;I206.2; 明代词学是中国词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词选在明代的传播接受为切入口,将明代词选编纂、词学评点、词谱制作、词坛创作纳入明代词学研究的视野,探讨明人选择利用《花间集》、《草堂诗余》、《花庵词选》等选本在词选学、词学评点、词谱建设、创作实践等层面影响、推动明代词学演进的历程,为明代词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观照视角和方法。从《花间集》、《草堂诗余》等词选的传播接受考察明代词学,便于勾勒出明代词学相对完整、清晰的发展轨迹,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握整个明代词学发展演变的状况,有助于深入认识明代词学演进的内部规律。  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辨析明词“中衰”的原因,指出词选与明代词学的密切关系;介绍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与论文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予以说明。  第一章认为,在明代文学复古思潮、嗜俗趣味等诸多因素作用下,明人对词集文献的接受、利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花间集》、《草堂诗余》、《花庵词选》等选本受到明人的重视和利用,流播广远,对明代词学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乐府雅词》、《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等尚雅词选则处于“雪藏”状态。明代虽然抄藏了大量词别集,然而不少南名家词人如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却未能在明代词坛产生实际影响。明人对词集文献资源的偏向性选择,造就了明代词学的自身特点,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明人的词学视野。  第二章认为,明代前中期的词选家多以《花间集》、《草堂诗余》为范本和主要选源,在此基础上重编或改编出《词纪》、《花间集补》、《类编草堂诗余》等词选,明代后期则更多地摆脱《花间》、《草堂》的局限和束缚,编选出《花草粹编》、《草堂诗余四集》、《古今词统》等比较富有个性特色乃至具有集成性意义的大型词学选本。总体来看,明代词选的选源与选域呈现扩大趋势,明人的词学视野渐趋合理,审美趣味不断调整变化,体现了明人词学观念的嬗变。明代词选大多附有评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词选的文学批评功能。  第三章认为,代词的评点处于发轫阶段,但对明代的词学评点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杨慎评点《草堂诗余》、汤显祖评点《花间集》、沈际飞评点《草堂诗余四集》、卓人月与徐士俊评点《古今词统》代表了明代中后期词学评点的特点和成就。明代还出现了女性词选与评点,值得注意。综合考察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
  • 出版者: 安徽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4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