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一九九六论新变研究

李耀威 2010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一九九六论新变研究
  • 著者: 李耀威
  • 描述: 硕士: 艺学; I206.7; 新时期以来,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多种资源呈现出碰撞、融汇的多元发展局面。同时,大量的论与专著在不断总结、反思论发展的每一步。   本论内部的马克思主义论、学批评、论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不采用长时间段的考察,只从一个时间点出发,试图寻求在这一点上研究对象出现的诸多新的变化,进而论证:一九九六年是二十世纪末论发展的一个内部转折点。   在马克思主义论研究方面,本以“当代性”这一术语作为切入点,在简单追溯其提出背景及含义之后,重点分析它在本所关注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董学先生在《艺学当代形态论——“有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艺学”研究》一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对论的影响、主客体关系新模式、学价值的内涵等新观点。从董先生的分析,本认为他的研究成果是在接续八十年代末期诸多成果并且又有很大的发展。另外,董先生关注的“论研究的研究”这一课题尽管其最终结果是二零零二年出版,也可以上溯到一九九六年。但是由于论本身感性与性交融的特点,因此纯粹的形式化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批评方面,“人精神”论争在一九九六年逐渐退潮,学者们开始反思这场争论的意义与价值,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整合已有的大量资源。这一年底,《马桥词典》引发了一场很大的争论,评论者们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尽相同。此事件虽然最终由法院做出判决,但是从《马桥词典》引发的更深刻的分歧是不可能如此简单弥合的。这一事件其实展示出学者们独立思考的精神。由此看来,融合与偏离在这个时期逐渐表面化。   在国古代论研究方面,一九九五年“国古代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命题由曹顺庆先生提出,在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是在二零零二年,曹顺庆先生承认此命题是一个“策略”。本由此受到启发,尝试着从反对者方面入手,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另外,本还关注了学者们独立于“转换”之外很好的研究成果:詹福瑞先生《论范畴》及“化诗学”。   在西方论研究方面,本首先从化研究在国的兴起切入,指出学与化的发展本身就呈现了边缘模糊的特征,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接着,本从童庆炳先生《论教程》和卡勒《论》这两本基础性的著作出发,力图找到当时论前沿已经发生的诸多变化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 出版者: 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0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