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论晚清大篆书法之演进

张洪峰 2010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论晚清大篆书法之演进
  • 著者: 张洪峰
  • 描述: 硕士: 美术学; J292.26; 伴随着金石学、碑学的兴起以及长锋羊毫、生宣纸的广泛应用,晚清大篆书法呈现出繁荣局面,涌现出众多的大篆书家。本文通过阐释杨孙、吴大徵、黄士陵、吴昌硕、李瑞清五家大篆书法风格流变,梳理晚清大篆书法之演进。   杨孙以石鼓为体,熔大小篆于一炉,确立了晚清篆书新风格。吴大徵以学者身份,关注字形结构的正确、音义的释读,推动了晚清“篆学”的复兴。黄士陵吸纳吴大潋审美趣味,以篆刻家的意识书写大篆,节缩排列笔画,用平淡简洁的线条安排出图案之美。吴昌硕以艺术家的激情,丰富的用笔,开创沉雄浑厚的大篆风格,为大篆书法作出了卓越贡献。李瑞清极力突破前人窠臼,用战掣笔法书写大篆,对大篆书法进行了探索。   晚清大篆的演进经历了从注重金文结构、字形释读到笔法多变、章法多样的过程。大篆书法理论,也从模糊,只言片语,发展到系统化、理论化。杨孙的《在昔篇》,吴大潋“古雅美”书法美学观念,李瑞清明确地“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理论。大篆书法理论和实践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 出版者: 南京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0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