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949-1978年中共党史研究评析

张忠山 2011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1949-1978年中共党史研究评析
  • 著者: 张忠山
  • 描述: 硕士: 中共党史; D232; 中共党史研究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进程的跌宕起伏和破浪前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研究执政党的历史的一门学问,中共党史研究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相应的指导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这些方面是使中共党史研究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所必需的。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17年中,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等各条战线的不断推进,因具有总结经验教训、以史资政功能而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重要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一个重要部门的中共党史研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探讨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与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党史研究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学术化水平的提高、党史研究和教学队伍的迅速壮大、一批较高水平的党史著作先后面世以及党史资料的保存与建设工作开始起步等方面。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胡华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中国革命史讲义》(上,下),胡乔木著《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何干之主编《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李新等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等。发生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次严重摧残,也导致包括中共党史研究在内的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出版的一些党史著作如《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斗争史讲义》、《学习中共党史参考提纲》等,将中共党史简单化、庸俗化,将党领导革命、建设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说成是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与错误路线、反动路线的斗争史,实用主义的政治宣传代替了严肃科学的党史研究。这一严重曲折留下了极为沉痛而深刻的历史教训。   回顾1966~1978年中共党史研究发展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历史启示。中共党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党史研究的顺利推进必须处理好政治与学术研究的辩证关系;中共党史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过程的系统记录与经验总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是基于党的历史文献、档案材料的考证与辨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方法,得出研究结论的过程,从属于历史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因此必须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中共党史研究作为一门历史学科,在研究实践中,应该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提倡开展学术争鸣,注重学术批评,推动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创新。
  • 出版者: 扬州大学
  • 建立日期: 2011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