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資源種類 顯示結果: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赵南星诗歌研究

杜聪 2013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赵南星诗歌研究
  • 著者: 杜聪
  • 描述: 硕士: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I207.22;I206.2; 本文以赵南星的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赵南星的生平和交游问题,同时对其诗歌和散曲作了初步的比较。本文共三部分,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语。   绪论部分分析赵南星生活的时代背景,阐释对其诗歌进行系统研究的必要性,总结赵南星诗歌和散曲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想。   第一章介绍赵南星的生平、家世、交游和诗学思想。对其生平经历,《明史·赵南星传》有详细记载,对传记中的错误,前辈学者已有提及。本文意在提供新的材料,佐证前辈学者的说法。而对于其家世和交游情况,学界关注不多。其实,作为晚明重臣,赵南星交游甚广,又因德高望重,门生后辈众多,不能一一细述。本文从前辈师长、同乡僚友、后辈门生这三个方面考察赵南星的交游情况,并重点论述那些对其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赵南星没有专门的诗学理论著作,但通过细读他所作的文章,尤其是他为别人的诗集所写的序言,不难发现赵南星的诗学思想具有重“趣”、重“质”、重关注现实等几方面的特点。   第二章分三个时期对赵南星创作诗歌的心态进行探究。这三个时期分别是任汝宁府推官时期、任京官时期和在家闲居时期。研究认为,在汝宁府任推官时期,赵南星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为了书写工作之余游览观赏时的闲情逸致,因此写景之作颇多。调任京官之后,赵南星目睹朝廷的重大事件,并与张居正水火不容,内心嫉恶如仇,因此作诗抒发心中不满,讽世之作成为主流。待到退居林下之后,赵南星创作的诗歌数量大增,创作心态也更为复杂,主要有寄托闲情、表达忧世之情和抒发迟暮之感这三个方面。   第三章进一步研究赵南星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论及用典、对比和叠音这三个方面。其中不难看出赵南星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喜用隐士的典故,尤其是陶渊明的典故,而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衬托自己的悲剧命运,表现时代的变化,抨击时局的黑暗;至于叠音,则主要出现在写景的诗句中,有助于形成诗歌的意象美。   第四章主要对赵南星的诗歌和散曲进行比较。两者的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题材方面,在赵南星诗歌中极少出现的歌妓题材却成为其小令作品的最主要题材。而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被赵南星用来书写对明朝政局和黑暗官场的批判。   结语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研究赵南星的诗歌不仅可以读出诗人刚正不阿的人格,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赵南星作为东林党魁四起四落的人生,理解一个拥有社会良知的官吏看待晚明社会的方式。
  • 出版者: 南京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3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