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现代西方压抑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启示——以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为例

刘楠 2015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现代西方压抑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启示——以弗洛伊德和马尔库塞为例
  • 著者: 刘楠
  • 描述: 硕士: 文艺学; I206; 本篇论文主要围绕20世纪现代西方压抑理论进行论述,首先从不同的角度梳理压抑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并追踪其源起,深入辨析与之有关的各个要素,进而得出能够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压抑理论是由古典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并建构,因此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探讨弗洛伊德是在何种语境下如何提出压抑这一概念并将之运用于对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与治疗的。在建构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扩大其研究范围,将压抑理论用来分析人类文明的发展,提出压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缺少性。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继承弗洛伊德压抑理论的衣钵,并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压抑理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通过推理与论证,得出与弗洛伊德相反的结论,从理论上建构了迥异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新世界。  在对压抑理论理解与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致力于将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特别是他们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对这一理论的运用。由于两人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拥有的学科知识和背景的不同,关于压抑理论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20世纪初期西方文明中个体的心理现实,进而得出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压抑性基础,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学艺术活动也产生于这种压抑;马尔库塞处于资本主义发达工业文明时期,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阐述压抑理论在社会现实中的表现,将弗洛伊德的压抑理论进行划分,提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的概念,并指出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劳动技术的变革,压抑将会被消解,想象性的文学艺术为清除压抑提供了蓝本和途径,马尔库塞赋予文学艺术以政治功能,将其作为进行社会革命的工具。  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借鉴西方文艺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将其运用于解决本土文艺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因此在梳理西方两位学者关于压抑理论的论述之后,第三章即转向对中国当前文艺问题的探讨与研究。20世纪80、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这一经济体制给中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大众媒体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物质的积累和丰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这种高水平与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并未给个体带来幸福感和愉悦。面对急剧变革的生活方式、快速化的生活节奏以及消费主义的社会风气,个体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精神压抑与心理空虚成为新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现象与西方20世纪的历史语境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与之不同的是,传统
  • 出版者: 华中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5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