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秦俑彩绘传统工艺和保护方法的实验研究

何诗敏 2014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秦俑彩绘传统工艺和保护方法的实验研究
  • 著者: 何诗敏
  • 描述: 硕士: 考古学; K871.41;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由于秦俑出土时表面彩绘大多都已严重损坏,保护修复已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作为国家“973”计划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的基础研究已列入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研究属于其中的探索性内容之一。  科学实验需要大量样品,而秦兵马俑的每一块残片都十分珍贵。为了制作陶俑彩绘的仿真样品,探索失传两千年的秦人制作陶质彩绘的原始工艺是本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目前已知的秦俑彩绘的所有信息,包括陶胎、彩绘底层物质和颜料层的各种资料,通过生漆层光泽度、平整程度、干燥时间和生漆层厚度等方面的数据和可操作性的实验评估,探讨了秦俑原始底漆涂层的配方和涂刷工艺;通过颜料层的表面美观度、粘接性和颜料层厚度等方面的实验对比,探讨了颜料层的配方和原始工艺;通过秦俑陶片物理性质的对比,选择了实验陶片。实验初步确定生漆中猪血含量为4%,两者应为直接混合,用刷子涂于陶片表面;粘接剂中明胶和水的质量比为1∶32,蛋清和水的质量比为1∶2;粘接剂与颜料须通过研磨混合,并用毛刷涂于干燥的生漆层上。通过对制作的模拟样块进行老化实验,在实验室中重现了由于环境湿度减小而引起的生漆层起翘脱落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优化秦俑现有粘结保护方案,本工作探讨了秦俑彩绘的粘结技术和工艺。实验从PEG200对陶片的影响、PEG200对漆皮的影响、粘接方法对粘接效果的影响、不同粘接剂的粘接效果和不同粘接剂对陶片表面的影响等方面来判断和选择粘接工艺。实验发现,陶片上应尽量减少PEG200的残留量,在低浓度PEG200溶液中浸泡过后的漆皮粘接效果更好,实验也初步评价筛选了整体效果比较好的粘接剂,为今后秦俑彩绘的保护和回贴提供了技术参考。
  • 出版者: 浙江大学
  • 建立日期: 2014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