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感性抑或审美——论鲍姆嘉通视角下的“Aesthetics”

田崇林 2016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感性抑或审美——论鲍姆嘉通视角下的“Aesthetics”
  • 著者: 田崇林
  • 描述: 硕士: 美学; B83-0; 鲍姆嘉通在唯理论传统和对艺术的切身体验中阐释美学的,他提出了一个新词“aesthetics”,认为“aesthetics”(美学)研究“sense”(感性)的科学。在鲍姆嘉通看来,感性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外在的,产生于自己的身体及其感觉器官,一种明确的(distinct)感官感觉;第二种内在的,产生于自己的心灵及其意识,一种不明确的(confused)感官感觉。而一般意义上的“sense”,只表示第一种意义,而忽视第二层意义。鲍姆嘉通所讲的美学放在第二层意义上的,他认为现实感性领域中的东西可以达到一种完善,这样美与完善联系在一起,因此美承担了一种认识功能。  “Aesthetics”实际上一种认识能力,鲍姆嘉通的本意并不建立一门美学的学科,而为了处理知识划分和真理的问题。其实鲍姆嘉通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即博士论《诗的哲学默想录》中的最后部分,为他的哲学体系增加了一门新的学科,研究那种不明确的感性认识,重新来调整知识论体系。在这样一种感性认识中包括了诗歌艺术对象,因此美学和诗歌艺术连接在一起,但美学不同于艺术学,不能忽视了美学的哲学属性。鲍姆嘉通用诗歌的案例来解释美学的问题,可以说所有的诗歌谈论都为了哲学认识论的问题。  鲍姆嘉通认为这种不明确的感觉来源于人的低级认识能力,其实这些人的审美能力,包括感觉(sense)、想象(imagination)、洞察(perspicaciousness)、记忆(memory)、虚构(invention)、预见(foresight)、判断(judgment)、预感(anticipation)、表征(characterization)这九种能力。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不同的,鲍姆嘉通把低级认识能力和高级认识能力放在一个维度,它们平行的关系,而不孰优孰劣的关系。  这种感官感觉不明确的,但却真实的,于鲍姆嘉通提出了审美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形而上学的真实和客观的真实,出现在理性那里,可以通过逻辑手段证明,那逻辑的真实,它关系到客体;出现在类理性和低级认识能力那里,审美的真实,它关系到主体。美学研究人的这种感觉如何到达真实的。这种感觉的真实,审美的完善。  作为美学集大成者的康德,很早关注到了鲍姆嘉通的思想,一直深受他的影响,最后写出了美学史上的巨著—《判断力批判》。康德对鲍姆嘉
  • 出版者: 上海师范大学
  • 建立日期: 2016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