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明代刊印《昭明文选》研究--以注本、白文本为中心

任煜 2021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明代刊印《昭明文选》研究--以注本、白文本为中心
  • 著者: 任煜
  • 描述: 硕士: 中国古典文献学; G256.1; 明代刊印的《文选》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既有继承宋、元版而来的传统注本,亦有多种类型的注本改造本及首次出现的白文刻本。相较前代,明版《文选》有较大突破,例如刻本种类及数量的增多,注本系统中的传统注本刊刻质量有所提升,汲古阁刻本对多种系统注本有吸收与利用。同时,注本系统中的删减本、增广本、续收本、《文选》科举类用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文选》评点本以及分属不同版本系统的《文选》白文刻本也在明代中后期首次出现。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明代《文选》的特定刻本、明人对《文选》的评价与接受等方面,对明代文选学的认识多属通识性、宏观性的概括列举,基于明代种类多样的《文选》刻本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这既不利于出版史和版本学的研究,也不利于文选学的研究。  基于明版《文选》的复杂面貌,本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对明代刊印的各类《文选》进行了初步梳理,重点关注传统注本及白文刻本,明确了明代刊印《文选》的重要变化及整体特征。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缘起、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即《文选》传统注本与白文刻本,其次说明实际研究意义、当前研究现状,最后阐述研究方法,并说明有待解决的问题。正文第一部分,概述明代刊印《文选》的背景及基本情况,将出版业的全面发展、文学复古运动的逐步兴盛与《文选》的刊印情况联系起来,为分类探究明版《文选》奠定必要基础。第二部分,逐一考察以私人刻本及藩府刻本为主的十种明版李善注本,同时将这十种注本与其底本元张伯颜本进行比较,发现明版李善注本《文选》相较前代刻本的具体变化。第三部分,细查袁襞、丁觐所刻《六家文选》及据丁觐刻本而来的重雕本,探究明版六家注本《文选》与宋秀州本、明州本及其底本宋广都裴氏本的深刻联系。第四部分,梳理嘉靖及隆庆、万历年间的八种明版六臣注本,明确这八种刻本的内在联系并与其底本元陈仁子本进行比较。  正文第五部分,在综合探讨明版李善注本、六家注本、六臣注本的整体情况后,总结明代《文选》注本系统的较大变化,即明版五臣注本存在的可能性较低;汲古阁刻本对多种系统注本的吸收;评点本的应运而生以及其他类型注本的再次发展。第六部分,对《文选》版刻史上首次出现的白文刻本进行探讨,即隆庆、万历年间的三种六十卷本及三种十二卷本,均与特定的明版《文选》注本有着密切关系。第七部分,在掌握明版《文选》注本及白文本系统的整体情况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明版《文选》的特色及价值,把握各
  • 出版者: 山东大学
  • 建立日期: 2021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