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汉译》课程期末考试评分量表开发与效度验证

周世显 2022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汉译》课程期末考试评分量表开发与效度验证
  • 著者: 周世显
  • 描述: 硕士: 语笔译; H315.9;H319; 目前很少研究专注于高校内部的翻译院系的汉译期末考试的评分问题。大部分汉译期末考试的试卷由任课老师凭印象和直觉评分。本文采用语言测试的理论和方法,力图针对校内汉译期末考试,设计一则评分量表并验证其效度。  翻译测试的关键一环是评分量表。评分量表包括分项或维度、描述语以及等次等要素。评分量表要反映所测量的翻译能力,同时,评分人需要识别与量表一致的文本特征,量表的分数段及功能要符合预期。根据这些要求,本文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在文献法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证明期末考试汉译量表的合理性?  (2)评分人在评分过程能否关注到与量表所吻合的文本特征?  (3)量表功效是否符合预期?  上述三个研究问题具有内部的逻辑体系。量表的设计方法是改编及文本分析,为此需要从文献出发论证量表的理论基础,并通过与其它有影响的测试量表的对比捍卫本文所设计量表的描述语的合理性。为此,主要通过文献法完成。这是问题1所关注的。设计好量表之后,必须关注评分过程,即评分人实际评分所关注的文本特征是否与量表描述语一致,这是问题2所关注的,为此主要通过有声思维实验完成。评分结果是评分过程的反映,因此,要基于事后验证的角度验证,为此,主要通过多面Rasch分析完成。这是问题3所关注的。  研究结果如下:  (1)所设计的量表能够具备理论模型的支撑,体现为根据PACTE所建构的专门解释该量表的能力模型,量表描述语能获得其它量表的支撑。  (2)有声思维实验发现,评分人所关注到译文特征符合量表描述语,进一步说明量表描述语的合理性。  (3)多面Rasch分析显示,量表能把考生能力分布于一个连续体,量表维度具备独立性、评分人严厉度都在合理范围内。  以上初步构成一个推理链条:因为量表描述语能够反映翻译能力模型,而且评分人评分的时候关注了与描述语一致的文本特征,而且量表本身的功效(即维度设置和分数段设置等)也具备合理性,据此,我们可以从评分结果推断考生的翻译能力,因此,量表效度得以验证。  同时,本文还指出了量表值得改进的地方,为日后量表完善奠定基础。
  • 出版者: 山东大学
  • 建立日期: 2022
  • 語言: 中文
  • 資源來源: 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s of China)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

  • 查詢:
  • scope:("NUTN"),scope:(NUTN_ALEPH),scope:(NUTN_IR),scope:(NUTN_SFX),primo_central_multiple_fe
  • 顯示現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