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顯示結果: 查詢種類 索引

从香港看晚清墟市的护--个:元朗旧墟

罗纪瑜

南方建筑, 2016 (1), p.8-15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从香港看晚清墟市的护--个:元朗旧墟
  • 著者: 罗纪瑜
  • 所屬期刊: 南方建筑, 2016 (1), p.8-15
  • 描述: J59%TU-023%TU-024; 城市急速发展,地价高租金贵的环下,重建发展的利益往往比留历史建筑物高。康熙八年(1699年)取消迁界令1),锦田进士邓文蔚获封地设墟,今称元朗旧墟2),是香港晚清时期的民居及墟市旧址。晚清时期,因地理环因素,旧墟成为附近围村农产品集散地。全盛期店铺多达102间。20世纪初期,随着发展,大部份民居已改建为丁屋3)。现时存的历史建筑物包括现存香港唯一清代客栈——同益栈,最古老的当铺——晋源押外,还有大王庙及玄关二帝庙及数十间晚清民居,建筑风格都属岭南地区常见的青砖墙及木梁瓦顶结构。墟内建筑群具丰富社会价值,留了传统工艺店铺。近年铁路开通,建筑物相继清拆重建,晚清时期民居面貌不再。现时只靠业主自愿性维修及留历史建筑,并无法律及护。这报告将以元朗旧墟为例,透过现有的及行诱因讨论育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可行性。
  • 出版者: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000-0232
    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6.01.008
  • 資源來源: Alma/SFX Local Collection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