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清代篆书的传承与流变

张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34 (3), p.100-104

可取得全文

引用 被引用
  • 題名:
    清代篆书的传承与流变
  • 著者: 张迪
  • 所屬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34 (3), p.100-104
  • 描述: J292.31; 在篆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秦代李斯规范了小篆的形体,唐代李阳冰复兴小篆,历经宋元明三朝的没落,直至清初,小篆的发展始终难以突破"二李"风格的窠臼.清代涌现出了诸多重碑抑帖的书学理论.这些书学理论既有较高的审美水准和理论深度,又具备相当可观的数量,为篆书在清代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篆书创作从以王澎为代表的学者型书家"承前",到以邓石如为代表的创新型书家"中兴",实现了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双突破.邓石如更是开辟了一条篆书艺术的创新之路,为后来的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篆书家指引了方向.由此,清代晚期的篆书发展进入了全面复兴和繁荣的时代.
  • 出版者: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13
  • 語言: 中文
  • 識別號: ISSN: 1673-2359
  • 資源來源: Alma/SFX Local Collection

正在檢索遠程資料庫,請稍等